江苏省政协委员、民建盐城市委副主委吴海燕建议:加快建设“四美”新时代鱼美之乡
日期:2024-01-25  发布人:王莉燕 

1月24日,江苏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。省政协委员、民建盐城市委副主委吴海燕为加快建设“四美”新时代鱼美之乡作大会口头发言。


江苏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物产丰饶、宜居宜业,自古就是令人向往的鱼米之乡。按照总书记批示和中央部署要求,江苏迅速行动,深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人居环境实现有效提升,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,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,乡村治理取得积极进展。

吴海燕建议,进一步深化学习借鉴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推动建设融风貌之美、富庶之美、时代之美、人文之美于一体的新时代鱼米之乡。一是以美为“基”,打造美丽生态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,以“农林水田路”为重点,厚植底色,全力实施农村“厕所革命”、“四好”农村路建设等“基础美”工程。科学规划农村美丽空间,农民相对集中居住,持续推进高品质郊野公园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。二是以美为“源”,发展美丽产业。把“农村美”作为“农业强”“农民富”的支撑性资源,加快政策集成落地,创新农村美丽资源“组团式、市场化、品牌化”开发机制,发展农村美丽产业,建立农村产业发展正负面清单,坚决淘汰、关停破坏“农村美”的企业,做大做强品质效益双高型经济。三是以美为“约”,激发美丽动能。农村美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和创造。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,建立新时代农民和农村美之间不可分割、与时俱进的契约,把美的元素深深根植于社会治理体系中。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,整合生活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,让农村美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四是以美为“根”,繁荣美丽文化。文化是农村美的重要内涵。坚持“尚美”,突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,倡导新时代“仁义礼智信”,培育新时代“最美农民”。深度“寻美”,用农村习俗、故事、老屋老树老桥等美丽资源发展文创产业,重塑乡村文化生态。注重“秀美”,加强农村文化与都市文化、时尚文化的融汇,让“农村美”成为美好生活新时尚。

来源:盐城民建